欧莱雅VS头部直播间,消费者权益谁来保障?

2021-11-19

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舆情众议院(zzyq-cc)

 

 

11月17日晚间,“欧莱雅致歉”冲上微博热搜第一,沸腾几日的“欧莱雅面膜退差价”事件算是有了官方表态。


据了解,此次事件是由双十一直播预售引起的。10月20日,欧莱雅参加李佳琦、薇娅直播间双十一预售活动,并发布微博表示“安瓶面膜”为全年最大力度,然而在11月初官方店铺连续放出大额优惠券,导致叠加优惠后的“安瓶面膜”折扣远远大于直播间,到手价格低了两百左右,直播间消费者对此不满;加上欧莱雅删除预售活动微博、客服不认可李佳琦退差价等问题,引发大量投诉。

 


据中周信息大数据研究中心显示,11月11日-11月18日,全网涉“欧莱雅”相关信息上万条,11月11日热度主要来源于双十一促销活动,11月15日起有媒体发布“面膜差价”相关报道,舆情发酵上升。


11月17日,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,李佳琦、薇娅双双发布声明,表示品牌方不能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,他们将为消费者给出相应的补偿方案。

 


17日晚间,欧莱雅发布声明,因双十一优惠过于繁琐给消费者造成困扰道歉,但是未给出实际解决方案。致歉声明发布后,“欧莱雅致歉”登上微博热搜第一,舆情走势达到峰值。


18日晚欧莱雅再度微博回应,发布“安瓶面膜”事件的解决方案:以发放优惠券的形式补偿消费者的损失。

 


此次事件在网络传播中“欧莱雅”“李佳琦”“品牌”“消费者”成为最主要的关键词,其次虚假、差价、投诉等矛盾焦点也成为关注高频词。

 

 


此次事件暴露出品牌、主播直播间、消费者三方之间的潜在矛盾。乍看起来是消费者与品牌的矛盾,本质上却是品牌与主播之间的博弈。

 


作为消费者来说,本以为自己在直播间预售买到最低价商品,该商品却在短期内可以用超低价格购买,且由于电商平台下架链接无法享受保价服务,愤怒可想而知;而品牌方却认为自己给予的是全店优惠券,并不针对某单一商品,商品差价是由于双十一繁琐的优惠叠加政策造成,并未违反承诺。


由于巨量的投诉,使欧莱雅品牌被中消协点名批评、黑猫投诉亦发布多篇微博“声讨”,欧莱雅方势必要提出妥善方案。


欧莱雅于18日晚间提出发放优惠券的解决方案,与消费者提出的“退差价”要求相差不少,网友对此并不买账,认为是薅消费者的羊毛。

 


自“清朗行动”开始后,“饭圈化”几乎就成了一个污名词,任何群体现象一旦被定义为“饭圈”,就会被认为是为了自己的偶像冲锋陷阵的不理智人群。


随着主播流量增加,粉丝不断增多,主播与消费者之间从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了“偶像”与“追随者”的关系。例如在李佳琦发布声明的微博评论区,高赞评论为“永远相信+7!”“信任是相互的”等内容,网友质疑主播出现“饭圈化”趋势。


“粉丝型”消费者无条件偏向主播方,引发了普通消费者的不满,认为商家妥协就是主播垄断低价,逼迫不看直播间的消费者进入直播间。

 


本次事件的核心矛盾,其实是品牌与主播之间关于定价权的博弈。


作为头部直播间,定价“最便宜”是最大的优势,就好像一个低地,源源不断的流量汇集,是他们快速头部化的原因。失去了“最低价”就失去了直播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。


如果是毫无名气的小品牌,需要利用直播间的高流量来打出商品名号,这个品牌相对于直播间就处于弱势,因商家的销售任务需要通过直播间来完成,商品定价权流向直播间。


而如果是国际大品牌,例如本次事件中的欧莱雅,本身产品及销售均有自己的稳定渠道。在直播发展初期,直播间的销售量不足以影响其他的销售渠道,尚不需理会,然而随着头部直播间销售额占比逐年增加,已经成为一个相对重要的销售渠道,此时直播间要求“最低价”的定价权,势必影响商家其他销售渠道。商家若失去最低定价权,正常营销活动将会受到头部直播间的掣肘。


品牌与主播的矛盾,最后受害的只有买不到最低价的消费者。